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年本科招生指南

发布日期:2024-06-25 发布者:生工学院

一、学院简介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4年,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福州大学轻工业系。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守正创新,师资队伍和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迈进了“双一流”建设的崭新阶段。

学院现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招生领域,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建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省级以上人才30余人次。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5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42人。1名教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名教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二、学院专业介绍

生物工程专业

本专业的前身为发酵工程专业,创立于1986年。生物工程的核心是研究和开发基于生物学理论基础上的系统工程技术问题,其主要特征是利用细胞或酶特有的代谢和转化特性进行物质的加工与转化,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体与生物分子进行改造,建立优化的生物过程与工艺实现先进生物制造。所包含的细胞培养与代谢工程、生物催化与转化工程、合成生物技术与系统生物工程、生物药物与材料工程、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等高新生物工程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随着基因药物、基因治疗、转基因作物、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一大批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在市场显露出强大生命力,生物工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本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生物、医药、食品、环保、轻工、保健等产业中生物产品的生产、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与新技术研究等工作,具备广泛的择业面和未来发展前景。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30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正高职称7名,副高职称16名,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福建省高层次ABC类人才8人,福州大学旗山学者2人。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近5年科研总经费9000余万元,获得多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奖项。拥有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酶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福州大学分室、福建省海洋生物制品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生物高值高质化利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海洋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海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研发平台等国家和省部级平台。在酶工程、海洋生物技术、分子诊断、生物制造、生物材料、生物制药等方向有较强优势。与产业界合作紧密,建有福州大学-迈新生物肿瘤诊断研究所、福州大学-宏东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福州大学-佳宁生技联合研发中心、福州大学健明医疗研究中心等校企合作研发机构。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坚持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与实验技能培养并重的理念,注重工程能力训练、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培养,注重国际视野培养。紧密结合生物医药产业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得到全产业链系统训练。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研训练,在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本专业始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发挥生、工、医、药交叉优势,将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生物学及工程学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知识,过硬工程能力、浓厚家国情怀,兼具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能解决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复杂工程问题的领军型拔尖人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立于1978年,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福建省特色专业, 并已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负责人汪少芸教授(院长)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食品科学、食品工程、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适应食品及其相关的生物、环保、健康产业的产品生产、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与新技术研究,也可继续攻读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学位,具备宽广的择业面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专业拥有25名专任教师,其中18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团队中80%的成员拥有海内外知名院校的博士学位或深造背景,多名教师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等荣誉称号。教师们潜心教学,以优秀的师德和教学能力著称,得到学生们的高度认可和赞赏,荣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3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本专业教师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60余项。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福建省青年科技进步奖1项。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4人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多人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科研反哺教学、以赛促学是本专业的特色。专业教师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获得扎实的专业素质教育,也能获得充分的科研实践训练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食品创新大赛的定向高校,自2007年起连续参与该赛事,已获一、二、三等奖70余项。同时,由本专业教师负责组织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创新竞赛、科普大赛以及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各类创新大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专业热情,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平台。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是理科、工科与医科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极具前景的朝阳专业。研究领域涵盖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组织工程、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方法、医学成像和图像处理等诸多方面。本专业通过运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医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所带动的医疗器械和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物医学工程系自2016年成立以来,经多年精心打造,已将生物医学工程建设成为福建省重点学科。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生物与医药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旨在培养能够在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卫生检测、生物电子信息等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仪器研制与维护、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汇集一支高素质的专任教师团队,共计31人,师生比例高(2023级本科生62人)。其中,正高级(教授、研究员)教师9人,副高级教师1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十余人。在科研方面,近5年来本系教师在Nature、Cell子刊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公关项目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超过50项。

教学特色:本专业的课程设置特色鲜明。(1)紧密结合一线科研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科研“反哺”教学,开设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推出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平台教学课程,利用AR和VR模拟技术,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实践体验,学习精密手术或重大科学仪器的操作过程。(3)建设各级“一流课程”共5门;(4)开设多门实习实践课程,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11个。

本科生科研训练:鼓励本科学生加入科研团队,进行科研训练,直接参与甚至主导科研项目。近5年,学生参加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84项,其中包括省级和国家级项目19项,涉及纳米医学、生物医药、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双创项目3项,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近40项。

三、升学就业

 

毕业年份

毕业率

就业率

升学率

2018届

97.47%

98.76%

22.98%

2019届

93.33%

94.00%

30.67%

2020届

99.80%

94.23%

46.79%

2021届

95.30%

90.50%

37.43%

2022届

97.44%

90.70%

47.37%

2023届

95.21%

90.06%

46.50%

2024届



46.24%

注:24届毕业率、就业率数据仍在统计中


四、学院风采

汪少芸教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翁祖铨教授

我院林峻博士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学院加盟全国高校食品学科党建联盟并受邀出席党建育人·创新论坛

我院学子参加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我院学生荣获2021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

我院学生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上斩获佳绩

我院《酵敷平——用于皮肤修复生活活体水凝胶》项目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

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

我院学子在校运会中取得佳绩

我院学子在福州大学第三届研究生篮球嘉年华女子篮球三人赛斩获冠军

学院24届毕业晚会

校园文化艺术节

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生活


五、学院各专业2021-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2023年福建省本科一批录取情况统计表



招生年份

最高分(福建省参考排名)

最低分(福建省参考排名)

平均分(福建省参考排名)





2021年(物理+生物或化学)

生物工程

597(10569)

586(14137)

590(12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601(9453)

585(14498)

589(13154)


生物医学工程

596(10909)

585(14498)

589(13154)


2022年(物理+生物或化学)

生物工程

593(10561)

584(13211)

586(12609)


食品科学与工程

589(11696)

583(13536)

585(12913)


生物医学工程

592(10822)

584(13211)

586(12609)


2023年(物理+生物或化学)

生物工程

601(10896)

589(14311)

593(13098)


食品科学与工程

602(10638)

588(14603)

591(13672)


生物医学工程

609(8934)

592(13381)

596(12251)



六、联系方式

考生咨询电话:0591-22866271

学院网址:https://bio.fzu.edu.cn

 

       

  学院官微:CBSE-FZU                    考生咨询QQ群号:782246076